纺织品在清洁用具中一直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擦桌子还是拖地,都需要用到毛巾、尘掸、拖布这样的产品。说到这些,普通人的第一反应很可能还是由传统的棉质或者化纤布料制作成的产品。
随着材料和纺织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一种新型材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清洁领域,被清洁行业所认可和接受,这就是超细纤维。这类产品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有什么样的特点,适合用在哪里?今天就通过这篇文章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什么是超细纤维?
介绍超细纤维要先从纤维说起,纤维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人类学会从自然界的动植物上直接取得纺织纤维,并加工成所需要的纺织制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随着化工技术的发展,到了20世纪以后,各种合成纤维开始迅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纤维的单丝细度对于纤维制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感受有着重要的影响。桑蚕丝当属穿着性能最好的纤维之一,它的线密度大约在1.0dtex左右。人们从蚕丝中得到灵感,开始追求合成纤维的细旦化。超细纤维便在这样一种趋势下应运而生。
对于超细纤维,全球并无统一标准,美国PET居委会将单丝细度为0.3~1.0 dtex的纤维定义成超细纤维,日本将单丝细度在0.55 dtex以下的纤维定义为超细纤维,意大利将单丝细度在0.5 dtex以下的纤维定义为超细纤维,但是大多数人认为单丝细度小于1 dtex的为超细纤维,而小于0.1 dtex的认为是极细纤维。我国的纺织行业认为单丝细度小于0. 44 dtex的纤维定义为超细纤维。大部分合成纤维均可制备超细纤维,如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聚丙烯腈等纤维。
超细纤维有什么特点?
超细纤维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其单丝线密度大大低于常规普通纤维,其中最细的能达到0.0001 dtex。由于超细纤维的这一显著特点,使其具有许多不同于普通纤维的性能,主要表以下几个方面:
细腻且柔韧性好
相对于普通纤维而言,超细纤维的单丝截面直径小,纤维结晶度与取向度较高,提高了纤维的相对强力,因此柔韧性大,且手感柔软。当然,这些性能也与其织物组织结构与混纤组分、混纤比等有关。
抗皱性与耐磨性较好
对于相同纱号而言,其纱截面的纤维根数比常规纱多,因而纱的总体强度仍然比较高,具有较好的抗皱性和耐磨性。
织物高密度的结构与高清洁能力
由于其较小的单丝密度,用其织造的织物擦拭物体时,纤细的纤维好像锋利的刮刀,从而很容易刮去污物,同时,超细纤维与污物的接触面较大,因而更加容易贴紧,并且具有很强的毛细芯吸效用,从而容易将附着的污物吸入织物中,避免由于污物散失对物体的再次污染,故其具有高清洁能力,是理想的擦拭布与洁净布的首选。
较高的吸水性与吸油性
超细纤维其细度变细,比表面积变大,从而形成了尺度更小、数量更多的毛细孔洞,不仅大大提高了织物的吸湿性,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其毛细芯吸能力,使其可以更多地吸收和储存液体(油污或水)。而且所吸附的大部分水分保存在空隙中,能够较快地被干燥,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细菌的滋生。
超细纤维在加工和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摩擦系数大、抗弯刚度下降,从而使所制备织物硬挺性降低;比表面积大,使其加工时存在退浆难、吸浆多、染料用量大、染色易不均匀等问题,因此,在加工制备过程中需要适当地调整染整设备和相关的工艺条件。
如何选择超细纤维产品?
目前国内市场上可以找到不少打着超细纤维旗号的清洁产品,如毛巾、地巾等,货源繁多,价格不一。那么这些超细纤维产品在使用性能上都是一样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选择好的超细纤维产品,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材料组份
性能较好的合成超细纤维,往往由两种甚至更多的材料在一起混纺而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不同材料膨胀收缩系数不一致的原理,通过二次加工,是的单根纤维丝进一步分裂,提高纤维的比表面积,产生更多的孔隙。材料组份不同的产品,最终的性能是不一样的。市场面上也有单组份的超细纤维,这种材料是无法进行进一步的纤维分裂的,在容尘量、吸水性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使用者应注意鉴别、选择。
用料
合成超细纤维丝的供应商由很多,也有很多不同等级的纤维丝可供选择。优质的纤维丝物理性状稳定,制成成品风格统一,强度好。而低等级的纤维丝制成的产品,在色泽、平整度和韧性等方面均有不及。此外,平方克重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成品用料的多少。同样尺寸的一块毛巾,用料足的使用寿命自然优于用料不足的毛巾。
染整工艺
超细纤维自身的特点,对印染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涉及到的方面就比较复杂,与染厂的装备水平,工艺路线以及经验积淀都有很大关系。最终在产品上体现为色牢度的差别,好的产品经过反复洗涤仍不褪色,而差的产品很快就会出现褪色的问题。
纺纱及针织工艺
超纤维丝制成成品还需要经过纺纱和针织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细节工艺影响到最终的成品质量,设备自动化水平高,工艺成熟的厂家在这方面会更有保障。
超细纤维产品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应用在清洁作业时有着非常出色的性能,清洁效果好,综合成本低。在海外,这一类产品已经有了非常广泛而成熟的应用,尤其在清洁量较大的工商业场所,更是大显身手。在国内,目前还处于推广和过渡阶段,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用这种产品来替代传统的毛巾、拖布等产品。